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多年來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保持90%以上
煙臺兩海灣入選國家級美麗海灣
記者 從春龍 通訊員 謝楠 報道
本報煙臺訊 記者從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9月6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,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全國第二批12個國家級美麗海灣優秀案例,煙臺黃渤海新區八角灣、長島廟島諸灣成功入選,是全國唯一一個入選兩個優秀案例的城市。
煙臺市將美麗海灣建設納入美麗煙臺建設布局,錨定“水清灘凈、魚鷗翔集、人海和諧”的建設目標,持續開展海灣生態環境綜合治理,多年來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保持90%以上,2023年春季、夏季航次采測結果達到99.62%,人民群眾臨海親海體驗感大為改善。
近年來,煙臺市海洋環境保護機制不斷完善。加強地方立法,出臺《煙臺市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條例》《煙臺市入海排污口管理辦法》,推動形成權責清晰、監控到位、管理規范的海洋生態環境監管體系。全面落實灣長制,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擔任全市總灣長,常態化開展各級灣長巡灣,2021年以來,全市市縣鄉三級203名灣長累計巡灣28.3萬公里,發現并整改問題1098個,有力改善了海洋生態環境。
陸海統籌協同共治成效顯著。煙臺市深化陸源入海污染控制,多管齊下減少重點領域和重點環節入海污染物。扎實推動入海排污口溯源排查整治,5275個入海排污口實現分級分類規范化管理,試點經驗被生態環境部全國推廣。強化入海河流綜合整治,統籌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、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,省控以上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類水體。每年組織開展凈灘行動,解決岸線岸灘海洋垃圾、污水直排入海問題。穩步推進“藍色海灣”整治修復工程,加強海島、濕地、植被等保護修復工程。連續5年舉辦海洋放魚節公益活動,有效穩定增加生物數量。建立全國首個區域性藍碳評估中心,發放了全國首筆“海草床、海藻場碳匯貸”。
海洋環境風險防控持續強化。煙臺市不斷提高海洋環境風險防范能力,完善海洋環境災害抵御設施,制定海洋風險源管控責任清單和分區分類風險源管控措施。堅持“親海”而不“侵海”,強化“三線一單”剛性約束,嚴格用海項目審批,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,全面停止新增近岸圍填海項目審批。探索滸苔綜合防治和資源化利用路徑,今年累計清理處置滸苔等5700多噸。推進漁港污染防治設施配套,完成全市62處人工漁港環境綜合整治。實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“五大行動”,推廣先進適用的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和模式。
關鍵詞:
版權與免責聲明:
1 本網注明“來源:×××”(非商業周刊網)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。
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,文責自負。
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,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4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。